走进大理州永平县北斗乡黄连村的山坳中,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肉牛养殖场坐落其中,几百头体格健壮的肉牛在悠闲地吃草,工人正忙着搬运饲料、清理圈舍。
“养殖场最初以养殖黑山羊为主,随市场需求变化,转型养殖肉牛。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共养殖了450多头西门达尔牛和安格斯牛,年产值达2600余万元。今年还建成了产量4800多吨的专业化青储饲料加工厂,带动黄连村20多户农户发展肉牛养殖,提供就业岗位40多个,带动了当地老百姓共同发展致富。”大理某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东阁介绍。
近年来,北斗乡结合乡村振兴产业扶持政策,立足乡情多方探索,建立起“党建引领+龙头企业+农户”的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模式,扶持以大理某牧业有限公司为主的肉牛养殖企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通过党员大会、村组会议、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宣传引导全乡养殖大户发展肉牛养殖,并带动村组周边小户、散户共同发展。
同时,以龙头企业和乡镇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力量,定期对肉牛的品种选育、饲料配比、养殖技术、病害防治等进行指导培训,并在销售方面给予信息和渠道共享政策,为农户肉牛养殖提供技术和市场支撑,促使广大群众能养牛、养好牛、发“牛财”。
据了解,为解决肉牛养殖产销问题,北斗乡探索“订单农业”,逐步实现了全域肉牛养殖,通过示范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发展肉牛养殖、玉米种植增收。
“我家目前养了70多头牛,乡里定期组织专业人员来帮忙做防疫工作,现在每年收入保底也能有十多万元。”北斗村肉牛养殖大户孙绍荣谈到肉牛养殖时自信满满。
目前,北斗乡共有800多户农户发展肉牛养殖,户均年收入超万元,从事肉牛养殖相关工作村民约2000人,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牛”,全乡肉牛养殖产业正蓬勃发展。
来源:大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