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g
一招解决牛的食欲差!

2025-11-06
牛出现食欲差会严重降低牛的重量,这个问题深深地困扰着广大养牛户,如有发现应及时采取措施,早些解决牛食欲差的症状。 对于食欲差的牛应采取驱虫的措施,可用0.1%的畜卫佳0.3克/㎏和丙硫苯咪唑每10㎏/1ml,这一杀死牛身体里的线虫、蠕虫、吸虫、绦虫等,一周后再重复用畜卫佳1次,可以驱除体表寄生虫。在饲料中加入瘤胃素,不但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还有明显的抗球虫病的作用。 对牛胃进行调整,适当的加入生命源增加有益菌。投喂生命源,能迅速增加牛肠胃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并分泌有益物质,提升免疫力。对于那些伤食积滞、消化不良的牛,可灌服健胃散,每次每头250-500克,用开水冲调,水温后服下,每天1-2次,连
MORE
responsive img
responsive img
天冷这3种牛病进入高发期,防御工作这样做!

2025-11-06
最近几天全国多个地区气温骤然下降,天气突变对牛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牛最怕的就是忽冷忽热的应激。本文就给大家分享冬季气温下降时,养牛人应该给牛做好预防的3种疾病。 牛流感 症状: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病,在天气多变、寒冷的秋冬季节多发。各个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牛对本病都有易感性,病牛从呼吸道排毒,主要经过空气中的飞沫和尘埃传播,此外,人员、用具以及饲料等也是传播媒介。  发病初期病牛体温突然升高到40-41.5℃,有时高达42℃。厌食或废食,极度虚弱甚至虚脱,常卧地不起。呼吸急促、腹式呼吸,常有阵发性咳嗽。从眼和鼻流出黏液,鼻分泌物有时带血丝。病牛挤卧在一起,难
MORE
responsive img
responsive img
繁殖母牛圈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5-10-30
繁殖母牛选择舍饲圈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1、母牛不可早配。母牛最早10月龄便可以出现初情,不过此时不宜配种,特别是舍饲圈养的情况下,最好等到18月龄以后且达到成年母牛体重的70%以上时再配种。另外不可配太好的种公牛或冻精,不然则较容易出现难产。 2、膘情不宜过肥。舍饲圈养的情况下母牛特别容易发胖,这样便容易出现难产或影响繁殖,一般情况下母牛能够达到7成膘情即可,过肥时应适当降低精料喂量,并适当增喂一些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 3、进行适当运动。繁殖母牛最好进行适当运动,不然则容易造成难产或犊牛体质弱的情况发生,可在母牛圈舍前留有一定的活动场地,白天可让其在活动场地进行自由活动。 4、营养全面均衡。
MORE
responsive img
responsive img
母牛产后突然瘫痪,养牛户应该如何防治?

2025-10-30
母牛产犊后,三天站不起来,头歪向一侧不吃料,不倒嚼,没有精神,怎么治疗呢?根据以上症状,初步推测母牛是患上了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或乳热症。 一、病因分析(一)母牛产后瘫痪主要是由于母牛在产后血钙以及血糖的急剧降低导致的。1、母牛分娩期乳腺组织的泌乳量急剧上升,钙质会随着乳汁的排出而流失。因此,母牛体内钙质水平较低。2、又由于分娩前后钙量较少,母牛机体无法较好的利用骨钙,这也是母牛产后血钙降低的原因。3、因为钙磷比例失衡,维生素D合成不足,也会让母牛吸收钙质的能力下降,导致骨钙的使用和释放出现障碍。(二)临床研究还发现母牛产后瘫痪是因为脑部贫血、缺氧引起的,低血钙属于并发症。因为分娩母牛腹压发
MORE
responsive img
responsive img
全国畜牧总站发布全株玉米青贮防霉和养牛场防控霉菌毒素技术要点

2025-10-30
全株玉米青贮防霉技术要点   近日,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北方玉米主产省遭遇了近六十年来持续时间最长、降雨量最大的雨季。持续降雨导致部分农田积水严重,无法及时收割;已收割的全株玉米也面临较高的霉变风险,为有效应对湿涝天气,进一步降低青贮饲料安全风险,保障牛羊健康和生产稳定,发布以下防霉技术要点。   一、青贮制作过程防霉管理   1. 不收割倒伏的青贮原料。成熟期倒伏的玉米与地面接触,极易受到土壤污染,产生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   2. 不收割染病的青贮原料。玉米染病多是病菌引起的,而这些病菌很多属于霉菌和芽孢菌,制作青贮时在初期有氧发酵期会导致霉变或产生大量毒素。   3. 控制原料水分
MORE
responsive img
responsive img
肉牛养殖全株玉米青贮调制技术

2025-10-24
全株玉米青贮是指在腊熟期将整株玉米(包括籽粒、茎叶和穗轴)切碎、压实、密封,通过乳酸菌在厌氧环境下发酵制成的一种优质多汁饲料。其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耐贮存,被誉为肉牛育肥的能量之王,是核心日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核心原理 青贮成功的关键在于创造并维持厌氧环境,促使乳酸菌大量繁殖,将原料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乳酸,使pH值迅速降至4.2以下。这一酸性环境有效抑制霉菌、腐败菌和丁酸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实现饲料营养的长期稳定保存。 二、主要优势 全株玉米青贮具有以下几方面显著优点: 1.营养保存率高,可保留90%以上营养物质,尤其维生素和蛋白质损失远低于晒制干草; 2.适口性良
MORE
responsive img
responsive img
牛“玩舌头”还吃土喝尿?可能是身体在“求救”,养殖户别忽视!

2025-10-23
在养殖过程中,不少养殖户会发现牛有反复伸舌、舔舐物体、卷舌等玩舌头的行为,有时还会伴随吃土、喝尿等异食现象。这些看似奇怪的举动,其实可能是牛的身体在发出信号可能是营养代谢出了问题、生理需求异常,甚至是疾病的预警。今天就来详细说说背后的原因和应对思路,帮大家及时判断、尽早处理。 一、最常见诱因:营养元素缺乏或失衡 牛的异食行为(吃土、喝尿)和玩舌头,很多时候是在试图弥补体内缺失的营养。具体可能缺这些: ① 电解质失衡:牛会主动舔地面盐分、喝尿(尿液含少量盐分),同时可能出现食欲下降、生长迟缓。 ②缺锌:口腔黏膜易受损,牛会通过玩舌头、舔舐异物缓解不适,还可能伴随被毛粗糙、皮肤角化。 ③维生素B族
MORE
responsive img
responsive img
为什么育肥牛越养越油呢?主要原因有两种!

2025-10-23
相信很多养殖育肥牛的养殖户们,都有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育肥牛后期越来越油,导致卖不出好的价格呢?主要是以下两种原因。 第一、是饲料搭配不合理。能量饲料喂量太高,蛋白饲料喂量不足,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导致瘤胃不能及时消化,这样育肥牛便容易越养越油。 第二、是过了育肥牛生长的高峰期,由于肌肉等组织基本已停止生长,育肥牛摄入大量营养后,脂肪便会开始沉积。 所以要想育肥牛少长油,必须合理搭配饲料,不可大量饲喂高能量饲料,特别是玉米、油渣等。 一般育肥牛精饲料喂量,不宜超过日粮总量的40%,而且精饲料中。豆粕和棉粕等比例不低于20%,同时注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补充。 有条件的。育肥牛最好散养,让其
MORE
responsive img
responsive img
一招解决牛的食欲差!

2025-11-06
牛出现食欲差会严重降低牛的重量,这个问题深深地困扰着广大养牛户,如有发现应及时采取措施,早些解决牛食欲差的症状。 对于食欲差的牛应采取驱虫的措施,可用0.1%的畜卫佳0.3克/㎏和丙硫苯咪唑每10㎏/1ml,这一杀死牛身体里的线虫、蠕虫、吸虫、绦虫等,一周后再重复用畜卫佳1次,可以驱除体表寄生虫。在饲料中加入瘤胃素,不但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还有明显的抗球虫病的作用。 对牛胃进行调整,适当的加入生命源增加有益菌。投喂生命源,能迅速增加牛肠胃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并分泌有益物质,提升免疫力。对于那些伤食积滞、消化不良的牛,可灌服健胃散,每次每头250-500克,用开水冲调,水温后服下,每天1-2次,连
MORE
responsive img
responsive img
天冷这3种牛病进入高发期,防御工作这样做!

2025-11-06
最近几天全国多个地区气温骤然下降,天气突变对牛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牛最怕的就是忽冷忽热的应激。本文就给大家分享冬季气温下降时,养牛人应该给牛做好预防的3种疾病。 牛流感 症状: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病,在天气多变、寒冷的秋冬季节多发。各个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牛对本病都有易感性,病牛从呼吸道排毒,主要经过空气中的飞沫和尘埃传播,此外,人员、用具以及饲料等也是传播媒介。  发病初期病牛体温突然升高到40-41.5℃,有时高达42℃。厌食或废食,极度虚弱甚至虚脱,常卧地不起。呼吸急促、腹式呼吸,常有阵发性咳嗽。从眼和鼻流出黏液,鼻分泌物有时带血丝。病牛挤卧在一起,难
MORE
responsive img
responsive img
繁殖母牛圈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5-10-30
繁殖母牛选择舍饲圈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1、母牛不可早配。母牛最早10月龄便可以出现初情,不过此时不宜配种,特别是舍饲圈养的情况下,最好等到18月龄以后且达到成年母牛体重的70%以上时再配种。另外不可配太好的种公牛或冻精,不然则较容易出现难产。 2、膘情不宜过肥。舍饲圈养的情况下母牛特别容易发胖,这样便容易出现难产或影响繁殖,一般情况下母牛能够达到7成膘情即可,过肥时应适当降低精料喂量,并适当增喂一些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 3、进行适当运动。繁殖母牛最好进行适当运动,不然则容易造成难产或犊牛体质弱的情况发生,可在母牛圈舍前留有一定的活动场地,白天可让其在活动场地进行自由活动。 4、营养全面均衡。
MORE
responsive img
responsive img
母牛产后突然瘫痪,养牛户应该如何防治?

2025-10-30
母牛产犊后,三天站不起来,头歪向一侧不吃料,不倒嚼,没有精神,怎么治疗呢?根据以上症状,初步推测母牛是患上了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或乳热症。 一、病因分析(一)母牛产后瘫痪主要是由于母牛在产后血钙以及血糖的急剧降低导致的。1、母牛分娩期乳腺组织的泌乳量急剧上升,钙质会随着乳汁的排出而流失。因此,母牛体内钙质水平较低。2、又由于分娩前后钙量较少,母牛机体无法较好的利用骨钙,这也是母牛产后血钙降低的原因。3、因为钙磷比例失衡,维生素D合成不足,也会让母牛吸收钙质的能力下降,导致骨钙的使用和释放出现障碍。(二)临床研究还发现母牛产后瘫痪是因为脑部贫血、缺氧引起的,低血钙属于并发症。因为分娩母牛腹压发
MORE
responsive img
responsive img
全国畜牧总站发布全株玉米青贮防霉和养牛场防控霉菌毒素技术要点

2025-10-30
全株玉米青贮防霉技术要点   近日,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北方玉米主产省遭遇了近六十年来持续时间最长、降雨量最大的雨季。持续降雨导致部分农田积水严重,无法及时收割;已收割的全株玉米也面临较高的霉变风险,为有效应对湿涝天气,进一步降低青贮饲料安全风险,保障牛羊健康和生产稳定,发布以下防霉技术要点。   一、青贮制作过程防霉管理   1. 不收割倒伏的青贮原料。成熟期倒伏的玉米与地面接触,极易受到土壤污染,产生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   2. 不收割染病的青贮原料。玉米染病多是病菌引起的,而这些病菌很多属于霉菌和芽孢菌,制作青贮时在初期有氧发酵期会导致霉变或产生大量毒素。   3. 控制原料水分
MORE
responsive img
responsive img
肉牛养殖全株玉米青贮调制技术

2025-10-24
全株玉米青贮是指在腊熟期将整株玉米(包括籽粒、茎叶和穗轴)切碎、压实、密封,通过乳酸菌在厌氧环境下发酵制成的一种优质多汁饲料。其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耐贮存,被誉为肉牛育肥的能量之王,是核心日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核心原理 青贮成功的关键在于创造并维持厌氧环境,促使乳酸菌大量繁殖,将原料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乳酸,使pH值迅速降至4.2以下。这一酸性环境有效抑制霉菌、腐败菌和丁酸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实现饲料营养的长期稳定保存。 二、主要优势 全株玉米青贮具有以下几方面显著优点: 1.营养保存率高,可保留90%以上营养物质,尤其维生素和蛋白质损失远低于晒制干草; 2.适口性良
MORE
responsive img
responsive img
牛“玩舌头”还吃土喝尿?可能是身体在“求救”,养殖户别忽视!

2025-10-23
在养殖过程中,不少养殖户会发现牛有反复伸舌、舔舐物体、卷舌等玩舌头的行为,有时还会伴随吃土、喝尿等异食现象。这些看似奇怪的举动,其实可能是牛的身体在发出信号可能是营养代谢出了问题、生理需求异常,甚至是疾病的预警。今天就来详细说说背后的原因和应对思路,帮大家及时判断、尽早处理。 一、最常见诱因:营养元素缺乏或失衡 牛的异食行为(吃土、喝尿)和玩舌头,很多时候是在试图弥补体内缺失的营养。具体可能缺这些: ① 电解质失衡:牛会主动舔地面盐分、喝尿(尿液含少量盐分),同时可能出现食欲下降、生长迟缓。 ②缺锌:口腔黏膜易受损,牛会通过玩舌头、舔舐异物缓解不适,还可能伴随被毛粗糙、皮肤角化。 ③维生素B族
MORE
responsive img
responsive img
为什么育肥牛越养越油呢?主要原因有两种!

2025-10-23
相信很多养殖育肥牛的养殖户们,都有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育肥牛后期越来越油,导致卖不出好的价格呢?主要是以下两种原因。 第一、是饲料搭配不合理。能量饲料喂量太高,蛋白饲料喂量不足,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导致瘤胃不能及时消化,这样育肥牛便容易越养越油。 第二、是过了育肥牛生长的高峰期,由于肌肉等组织基本已停止生长,育肥牛摄入大量营养后,脂肪便会开始沉积。 所以要想育肥牛少长油,必须合理搭配饲料,不可大量饲喂高能量饲料,特别是玉米、油渣等。 一般育肥牛精饲料喂量,不宜超过日粮总量的40%,而且精饲料中。豆粕和棉粕等比例不低于20%,同时注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补充。 有条件的。育肥牛最好散养,让其
MORE
responsive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