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泉塘居委会牛马交易市场内一片热闹景象。宽阔的交易大棚下,上百头黄牛叫声此起彼伏,农户与商贩在其间往来穿梭,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现场交易繁忙而有序。
该交易市场地处紫云、镇宁、西秀三地交界,过去是农户自发形成的牛马交易集散地。2024年,岩腊乡借助东西部协作资金和村集体资金,累计投入600余万元,建成了标准化交易场所。
据岩腊乡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张颖介绍,项目自2022年启动谋划,2023年完成边界扩展,2024年两座总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的大棚建设完成,分为交易区和代养区,可同时容纳500头牛。目前市场已竣工并投入试运营,日均交易量达150至200头。
交易市场的建成,不仅优化了区域肉牛交易资源配置,提升了岩腊黄牛的品牌竞争力 ,还为全乡肉牛养殖户提供了优质牛源保障,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养殖户的养殖热情。
这也是近年来,西秀区积极推动肉牛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从交易市场建设到规模化养殖,从良种引进到技术提升,西秀区一系列举措助力肉牛产业不断发展。
位于大西桥镇的安顺市西秀区庆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当地最大的肉牛养殖场。场内,安格斯牛体型健硕、毛色光亮,正悠闲进食。养殖场占地面积70亩,配套建设了牛棚、草料加工车间、兽医室、无害化处理池等设施,实现了从传统散养向精细化、一体化科学养殖的转变。
公司场长周杨介绍:“一期项目在2023年投产,首批引进877头安格斯牛,现有母牛477余头,已哺育小牛400头。二期项目正在验收阶段,由政府支持300余万元建成,预计可新增养殖规模400头。”此外,该公司还自建饲料加工点,回收农户秸秆加工成饲料用于肉牛养殖,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问题,又降低了养殖成本,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
“我家就在附近,自己种玉米,还能把秸秆卖给公司。我在这里上班,每月工资3000多元,既能增收,也方便照顾家庭。”公司员工周红英说。
这样的模式不仅让企业降低了成本,也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增收和就业的机会,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
西秀区农业农村局饲料草地工作站负责人朱正友表示,目前全区肉牛养殖呈现多元发展格局。规模化养殖场凭借技术管理优势,打造标准化示范场区,现有8家规模场,存栏3100余头;家庭农场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效益与经营双向提升,共288家,存栏5095头;散户依托庭院资源灵活参与养殖,存栏2.28万头。
通过引进安格斯、西门塔尔等优良品种,西秀区肉牛良种覆盖率显著提高,配合饲料配方优化和疫病防控等措施,科技养殖水平不断提升,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