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g
新闻资讯
-
文章详情
做强牛产业 “犇”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2025-08-12 16:39:55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黔江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将肉牛养殖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在邻鄂镇的现代化肉牛养殖场看到,成群的西门塔尔牛膘肥体壮。再过两个月,今年第一批育肥牛将从这里出栏,经过产地检疫后,销往重庆中心城区和长三角地区。这家养牛场采用“公司+基地”的合作模式,因为提前与外地客商签订了供货合同,销路也不用发愁。

重庆瑞宸兴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奎:目前,我们养殖场一共存栏肉牛有2600多头,预计在今年的10月份,能够出栏400多头,平均每头牛的利润大概在7000到8000元,可以实现产值800余万元。在肉牛出栏后,我们也会及时补充架子牛,稳定明年的肉牛产量。

据了解,黔江区有着良好的肉牛养殖基础,仅邻鄂镇的存栏肉牛数量就超过了1万头,黔江区还从政策撬动、招商推动、配套支持等领域持续发力,通过招商引资、出台政策扶持措施,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等举措,有序推动黔江高山黄牛改良试验项目。

黔江区畜牧发展中心畜牧生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张华林:一方面,帮助符合条件的肉牛养殖企业、养殖户,享受贷款贴息、养殖保险补助、产业扶持资金等政策红利。同时,有序完善良种繁育,秸秆、粪污资源化利用,产品加工等产业链条。我们还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开展科技研发,打造“黔江高山黄牛”品牌,提升市场辨识度和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更多资源、更多要素向肉牛产业集聚,通过强化品牌打造,发展配套产业,强链延链补链,不断深挖肉牛产业附加值,将肉牛产业打造成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目前,全区已建成设计存栏500头及以上肉牛养殖场20家,全区肉牛养殖户增加到4100余户,肉牛存栏量达到4.4万余头,初步形成了肉牛屠宰、食品加工、牧草种植、疫病防控、标准化规模养殖等为一体的产业化体系。同时,黔江区还将肉牛养殖与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相结合,通过棚顶发电、棚内养牛,实现“牧光互补”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黔江融媒

responsive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