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g
新闻资讯
-
文章详情
舍饲养牛的技术要点
2021-04-07 14:03:30

近年来,我国养牛方式逐渐发生了转变.由放牧饲养改为舍饲圈养。因舍饲圈养与放牧饲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需要对其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养殖技术,保证牛只健康生长,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舍饲养牛的技术要点

 

1 牛舍建设

1.1设计牛舍

一些养殖场没有做好牛舍的设计工作,导致建设后的牛舍夏季闷热同时冬季阴湿,这会阻碍牛只的健康生长。应当选择具备较高地势、便利的排水条件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的位置建设牛舍。在牛舍设计过程中,要对其夏季防暑降温以及冬季防寒保暖特性加强重视。

1.2内部设施

如果养殖场有多种牛群,需要分别设计犊牛舍待产舍等多个牛舍。如果仅仅养殖一个品种的商品牛,无需为牛群规划活动场所。需要在牛舍内配备饲槽,设置饮水设备,一般沿墙建设饲槽,将槽垫控制在50~80cm,结合实际情况设计饲槽的长度,槽深不得小于20cm"。在牛舍内尽量一牛一台饮水设备,以防因饮水设备的共用而导致传播感染。

舍饲养牛的技术要点

 

1.3牛舍地面

牛舍地面一般采用混凝土地面,可以将饲喂通道以及牛床地面抹成糙面或者在其上画上线条以实现防滑。一般将粪尿沟设置于饲槽对面,将其深度控制在30--40cm,宽度控制在30~50cm。

2 饲料选择

2.1饲喂量

牛只对不同种类饲料的采食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牛只对一般饲料的采食量通常为其体重的1%~4%, 而对青绿饲料的采食量则为体重的10%~14%。在牛只饲养过程中,一般将精饲料以及粗饲料的饲喂量控制在4:1。

2.2牧草种植

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土地种植优质牧草。

2.3饲料贮备

将饲料收割完毕后,需要及时将其晾干,在上垛后做好封顶处理工作,另外也可以对饲料进行青贮,从而将营养锁住。

舍饲养牛的技术要点

 

3 肉牛品种选择

应当选择个体较大、生长速度快、育肥性佳、机体健壮、肉质优良的肉牛品种。母牛可以选择本地品种,但是需要保证其具备良好的生产性以及育肥性:公牛可以选择能够对本地环境良好适应的知名品种。

4 饲养管理

4.1分群饲养

牛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饲养水平各不相同,因而无论牛群为何种规模,都需要结合其品种以及生长阶段做好其分群管理工作。

4.2日粮

一般以草料为主.配合施用饲料。日粮主要为青绿料以及青贮料,其中青绿料所占比例可以达到60%-80%。在肉牛喂食日粮过程中,需要保证多样化,与此同时需要为肉牛提供适量的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

4.3饲喂方式

饲喂方式一般为先粗后精先粗后青,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搭配秸秆以及青绿饲料。另外,也需保证粗饲料的多样搭配,可以采用豆秸以及干草喂牛。

4.4饮水

在饲养过程中, 如果肉牛缺乏足够的饮水,其食欲常常会受到影响,健康状况也会受到威胁。不同品种肉牛其饮水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饲料类型的不同也会影响牛只的饮水量。通常情况下,在夏季每日需要为肉牛饮水4~5次,冬季为2~3次。定期清洁消毒饮水设备并换水。

4.5育肥

肉牛通常具备较快的生长速度,一般在其12月龄时需要为其育肥3个月以获取最大的效益。在18月龄后肉牛生长速度逐渐放缓,需要在此时完成其育肥工作。在育肥期,需要循序渐进地加大精料的投喂量,可以为肉牛投喂玉米、干草、酒糟等,同时为其添加适量的矿物质以及食盐。在不同的育肥阶段,需要对饲料配比进行合理调整。需要仔细观察肉牛的增重情况,通过对饲料喂养效果进行分析,不断调整日粮结构。

舍饲养牛的技术要点

 

4.6 加强运动

如果肉牛缺乏运动,其体质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进而增加了其患病的概率。舍饲牛自身活动空间较小,常常出现骨质疏松以及难产等现象。因此,每天需要保证牛群2~4h的运动。在冬季,因气温较低,一般选择在中午运动 ,夏季需要选择在相对凉爽的早晨以及夜晚运动。还可以将牛舍内运动场的面积不断增大,使牛群获得更大的运动空间。

5 疫病防控

5.1加强消毒

在日常饲养过程中,需要及时将牛舍内剩余的水以及草料清理干净,做好饮食用具的清洗工作,定期清洁牛身以及圈舍。对牛场牛舍以及用具做好消毒工作。采用新洁尔灭或者次氯酸盐对出入车辆进行喷雾消毒;采用甲醛或者高锰酸钾对牛舍内用具进行喷雾消毒;采用火碱溶液或者生石灰对排粪坑以及污染地进行消毒。另外,在牛场出入口还需设置消毒池,定期对其中的消毒液进行更换。

5.2防疫工作

结合当地牛群易发病做好疫苗接种以及其他防疫工作。牛只在饲养过程中常常出现寄生虫病。因而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避免环境内留有病原体,及时对粪便堆积以及发酵,在夏季加强蚊蝇驱除。

 

responsive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