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口蹄疫症状
1、牛感染口蹄疫后体温明显升高,会在乳房、口腔、鼻镜等部位出现水泡,水泡破溃后,其水泡部位会有糜烂现象,之后会有愈合形成斑痕。
2、成年牛在感染口蹄疫后在护理得当的情况下致死率并不高,而牛犊容易因病毒导致的心肌炎和出血性肠炎而死亡。
3、牛在感染口蹄疫后舌头表层及口腔粘膜、蹄叉溃烂并发生病变和不发生病变,所属口蹄疫病毒血清型不同,在蹄上也能反应不同,如蹄上是否带血,是否溃疡,是否跛行也是不同血清型的反应。
二、牛口蹄疫防治的必要性
1、病牛会长期携带病毒,其分泌物、排泄物、掉落的动物毛发等都会使病毒传播,多种牲畜混合养殖更会发生交叉感染,促使病毒变异。
2、口蹄疫病毒属于口腔病毒属,病毒种类多样,多达七个不同的血清型和六十余种亚型。口蹄疫是因感染病毒FMDV而导致偶蹄类动物普遍的患上急热性传染病。
三、牛口蹄疫发生前的预防
1、牛对口蹄疫的敏感性强,在牛的生活、活动区域内,要做好牛圈及其相临的动物、植物的防疫工作。首先是牛的饲料要干净,对牛圈按时消毒,对牛的粪便也要及时清扫。同时科学管理,不从口蹄疫疫病区引进牛等。
2、对于口蹄疫的预防,首先要从检疫人员的重视入手,在做好各类动物防疫工作的同时,对易发的口蹄疫情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检和排查工作。
3、由检疫防疫部门牵手,定期进行口蹄疫疾病监测,尤其对于一些曾经有口蹄疫发生史的地区,要定期采取监测样本,根据国家相关的监测条例,严格进行监测。
(1)牛养殖户要对牛群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根据牛年龄和生活习性做好适当的分类,并且为了防止外来的动物对牛群产生疫病传染,就需要对新引入的动物做好几周的隔离。对牛群进食的食物和水做好消毒和检查,防止牛口蹄疫病通过食物和水资源进行传播。要对牛圈及其周围做好消毒工作,消毒是防止疫病传播的关键工作。
(2)对牛群进行疫苗接种
根据不同地区进行不同种类的疫苗接种,要根据牛群养殖的实际情况做好牛群疫苗接种工作。如果一旦在牛群中发现了被牛口蹄疫病感染的牛群,一定要及时的进行隔离,并且上报的国家相关部门。
四、牛口蹄疫发生后的防治
1、要及时上报上级管理部门和封锁,对已感染动物进行隔离,病畜已死亡的,要进行深埋并深度消毒。
2、已发生口蹄疫疫情的紧急情况下,可注射相关血清进行免疫。对于感染的成年牛要分栏饲养,在清洁的围栏中对其进行治疗,对其喂食干净的饲料和清水,加强护理工作,多方注意下,成年牛能自行痊愈。
3、对于口腔溃烂的牛,可在患处进行清洗后喷涂碘甘油等治疗口腔药物来为病牛口腔消毒灭菌。病牛乳房患处可用肥皂水适当清洗并涂抹上青霉素软膏以起到杀菌功效。蹄部的患处也要先清洗,然后可涂抹碘甘油、青霉素软膏等,最后用绷带包好蹄部。但是恶性的口蹄疫急需重视,不仅要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还需要辅助一些强心剂类药物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牛口蹄疫除了对养牛的影响大,若是还养殖了羊、猪等动物,还可能感染这些动物,感染口蹄疫病的病牛,生长速率缓慢,牛犊易死亡,所以,对于口蹄疫,要加强监管,做好防治工作。保证环境状况适合牛群生长,做好消毒工作。